易安辽宁)检测有限公司
欢迎访问易安检测,本站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免费咨询热线:400-878-0089
站内搜索

硫化氢中毒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9/02/11 00:00:00  浏览次数:685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GBZ/T 259-2014《硫化氢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自 2015 年 3 月1 日起施行。


对人体的损害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1

轻度中毒


轻度中毒主要是刺激症状,表现为流泪、眼刺痛、流涕、咽喉部灼热感,或伴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检查可见眼结膜充血、肺部可有干啰音,脱离接触后短期内可恢复。

2

中度中毒


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后以脑病表现显著,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步态蹒跚、烦躁、意识模糊、谵妄,癫痫样抽搐可呈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等;可突然发生昏迷;也可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眼底检查可见个别病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部分病例可同时伴有肺水肿。脑病症状常较呼吸道症状出现为早。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强或有片状阴影。

3

重度中毒


接触极高浓度硫化氢后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即在接触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呼吸骤停,数分钟后可发生心跳停止;也可立即或数分钟内昏迷,并呼吸聚停而死亡。死亡可在无警觉的情况下发生,当察觉到硫化氢气味时可立即嗅觉丧失,少数病例在昏迷前瞬间可嗅到令人作呕的甜味。死亡前一般无先兆症状,可先出现呼吸深而快,随之呼吸聚停。


硫化氢的职业危害防护


1

工程技术防护措施


1 对存在硫化氢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宜按照GBZ/T 194的规定,尽量考虑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将硫化氢浓度控制在GBZ 2.1规定的范围内。


2 存在硫化氢的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


3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硫化氢产生源密闭起来,通过通风管将含硫化氢空气排出,送往吸收装置。作业时,先启动吸收系统,保证生产过程中设备内为负压操作状态,防止微量硫化氢气体外溢。


4 煤气、天然气、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


5 设备管线应充分考虑硫化氢的腐蚀性,采用合适的防腐蚀措施,例如选用合适的防腐材质、内部涂镀防腐材料、物料中添加缓蚀剂、阴极保护等。部分长期停工和暂不开工的生产装置,应采取化学清洗、钝化处理等措施,防止造成装置严重腐蚀和设备损坏。


6 存在硫化氢的室内工作场所应设置全面通风或局部通风设施,通风设施设置应满足GBZ 1的要求。


7 可能发生硫化氢大量泄漏或逸散的室内工作场所,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及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


锁的泄漏报警装置,事故通风的通风量、控制开关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设置应满足GBZ 1的要求。


8 对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其含硫化氢介质的物料采样系统应根据物料特点,设计适宜的密闭采样设施。


9 对产生硫化氢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其含硫化氢的酸性水、酸性气排放、含硫化氢酸性水切水设施等,应设计为密闭系统,酸性水、酸性气应有统一处理设施。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或就地排放。


10 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便于观察处设置醒目的风向标,风向标的设置宜采用高点和低点双点的设置方式,高点设置在场所最高处,低点设置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


11 存在硫化氢泄漏或大量逸散危险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检测报警仪的选用、设置位置、数量、报警阈值、管理与维护应参照GBZ/T 223和GB 50493的要求执行。

2

作业过程防护


1 用人单位应对本单位工作场所硫化氢分布及可能泄漏或逸出情况进行充分辨识分析,确定本单位硫化氢重点防护区域及重点防护作业环节。


2 硫化氢工作场所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置硫化氢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内容参照GBZ/T 203执行。在可能泄漏硫化氢的位置设置“当心硫化氢中毒”的警示标识和红色警示线,标识和警示线设置参照GBZ 158执行。


3 在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或逸散的室内工作场所作业,应开启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应经常性检查与维护,保证正常运转及通风效率。


4 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作业人员应在产生硫化氢源的上风侧操作。


5 凡进入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携带个人防护用品及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报警仪的报警阈值设定、检定和维护参照GBZ/T 223执行。


6 生产中存在硫化氢的用人单位,因原料组分变化、加工流程变化、设备改造或操作条件变化等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生产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作业单位、班组或人员。


7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对涉及硫化氢的设备、管道、阀门、法兰、连接件、测量仪表及其他部件等应从材质、安装、检验、检测等各方面加强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对重要管线进行颜色标识,对主要易被腐蚀设备的重点部位要定期检查测厚,建立检测台账。对含硫化氢的装置设备、管道、仪表等进行调试和检维修作业时,应做好现场硫化氢浓度检测与硫化氢作业安全卫生监护。


8 在使用、输送、生产和可能释放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禁止吸烟及使用其他可产生静电、明火的设备。


9 被硫化氢污染或有压力的硫化氢储罐应适当处理,如储存区域应通风良好,防火,与氧化性物质、腐蚀性液体和气体、热源、明火以及产生火花的设备分开存放,以避免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


10 储存有机质类物质通风不良易造成硫化氢生成及积聚的场所,应采取经常通风、减少有机质堆积、经常清洗等措施,以减少硫化氢的生成,加强硫化氢扩散。


11 某些作业过程需要输送酸和硫化物溶液,如皮革鞣制,酸和硫化物溶液的输送管道应分开布置,并进行标识,以避免酸和硫化物意外混合产生硫化氢。


12 实验室内产生或释放硫化氢的实验分析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过程中实验人员不能将头伸入通风橱中。


13 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大量硫化氢的,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根据具体的作业特点强化过程管理,特殊硫化氢作业过程注意事项参见附录E。

3

密闭空间作业防护


1 存在密闭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应按照GBZ/T 205的要求,从准入许可制度建立、操作规程制定、人员职责确定、职业卫生培训、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防护设施提供、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警示标识设置、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落实职责。


2 明确准入者、监护者及作业负责人的职责,可参照GBZ/T 205执行。所有准入者、监护者、作业负责人及其他应急救援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


3 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设备(如移动式风机)、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


4 密闭空间进入通道和人孔应足够大,以满足一人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并移出中毒者。


5 进入含有硫化氢的设备、管线等密闭空间内作业前,应切断一切物料,彻底冲洗、吹扫、置换,加好盲板,盲板操作按照HG 23013要求执行;对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及硫化氢浓度进行取样分析,方法依照GBZ/T 222的要求执行。经取样分析氧含量在19.5%~23.5%、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10%、硫化氢浓度小于10 mg/m3,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和现场警示标识,经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后方可进入作业。


6 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地下窖、井、沟、坑、池、洞、船舱等密闭空间及通风不良场所作业前,应先进行强制通风,再取样分析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及硫化氢浓度,取样分析方法依照GBZ/T 222的要求执行。在判定氧含量、可燃气体含量及硫化氢浓度合格情况下,经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后方可进入作业。


7 如密闭空间工作场所硫化氢浓度不能控制在10 mg/m3以下,或作业过程中局部可能产生高浓度硫化氢逸出情况,或现场硫化氢浓度未知的情况下,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并在作业期间连续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


8 进入密闭空间的准入者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选用标准依照GB 11651和GB/T 18664执行;系好安全带(绳),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及通讯设施,在有监护者监护的情况下进行作业,并严格按照密闭空间职业安全卫生作业操作规程要求操作。


9 监护者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掌握急救知识,监护过程中随时与密闭空间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系,直至作业完成作业人员安全离开密闭空间。


10 密闭空间人口处应参照GBZ 158设置禁止人内警示标识,防止未经准入者进入。

4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1 用人单位应依据GB 11601和GB/T 18664的要求,结合工作场所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结果,配备符合GB 11651和GB/T 18664要求的、针对硫化氢的呼吸防护用品及眼面部防护用品,不同硫化氢浓度作业环境防护用品的选择参见附录F。


2 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和呼吸防护用品的配备数量应满足进入硫化氢工作场所的人员当班最大人数要求。


3 用人单位应做好各类防护用品的经常性的使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熟练使用所配备的防护用品。


4 用人单位应只允许健康状况适宜佩戴呼吸器具者,佩戴呼吸器具进行检维修等特殊作业或进行事故现场处理及救护作业。


5 过滤式硫化氢防毒面具只能用于开放式环境的逃生,不适用于密闭空间、地下环境逃生使用。


6 使用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空气源应避免导人受污染空气,应避免污染或缠结空气管线。


7 使用携气式空气呼吸器,每次使用前应检查气瓶压力,预计可使用时间,低气量报警时应及时撤离作业现场


8 用人单位应按照GB/T 18664的要求,做好个体防护用品的日常维护、防毒过滤元件更换、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压力及气密性检查等,确保其防护效果。


应急救援措施


应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相应毒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救援演练和总结,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1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


1 用人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硫化氢的危害情况,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2 立即将中毒人员移离中毒现场。


3 严禁无防护救援,事故抢险救援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密闭空间尽可能施行非进入救援。


4 迅速查明事故原因,第一时间控制硫化氢中毒发生源,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5 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基本的急救、心肺复苏术、呼吸防护器的使用等。

2

应急救援预案


1 用人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对于硫化氢中毒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硫化氢中毒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要素:事故特征及危险程度分析、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指挥机构、职责)、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预警行动)、信息报告程序、应急响应(响应分级、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应急保障等,以及必要的附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修订。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用人单位应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预案的演练。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和总结。

3

应急救援设施


1 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配备事故应急救援设施,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保证应急救援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2 存在硫化氢危害的高风险行业用人单位宜建立硫化氢气体防护站,气防站的场所、人员、设备应根据企业规模和实际需要确定,并可参考GBZ 1配置。


3 存在硫化氢危害的高风险行业用人单位宜在重点防护区域设置气防柜,气防柜内配备的应急救援设施参照HG/T 23004执行。气防柜铅封存放,设置明显标识,并定期检查与维护,确保应急时使用。


4 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或逸散的临时性的工作场所,应配置空气呼吸器、逃生型呼吸防护器具、便携式硫化氢检测报警设备、应急照明灯、安全带或安全绳等救援设施,设施宜置于作业人员易于获取的位置,并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与维护。


5 可能发生硫化氢大量泄漏的工作场所,应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

4

现场应急救援


1 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中毒事故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明确),停止引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作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和控制措施。


2 事故现场应划出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识和警戒线,建议硫化氢浓度在10 mg/m3以上的区域均设为限制进入区域,与抢险无关的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警戒区域;设置要求参照GBZ 158执行。


3 事故现场作业人员立即撤离事故现场。


4 现场有中毒人员时,事故抢险救援人员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至事故现场外上风向空气新鲜处。


5 事故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硫化氢事故区域,迅速找出泄漏或逸散源,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切断泄漏源,修复泄漏点,清理泄漏物,救援过程禁止动火作业,控制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6 进行密闭空间应急救援时,应按照GBZ/T 205的应急救援要求进行。


7 事故现场应加强通风。当硫化氢泄漏或释放达到危险浓度时,应采取区域通风,使泄漏的硫化氢尽快消散。


8 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而无法控制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部门报告,疏散下风向的居民,并实施应急方案。


9 立即与邻近医疗机构和医疗急救机构联系进行紧急医疗救助。

5

应急处置与医疗救护


1 存在硫化氢危害的高风险行业的用人单位宜与附近有应急救援能力的医疗机构签订事故医疗救援协议,建立联系,保证发生事故时医疗机构能够及时参与医疗救援。


2 出现中毒事故时迅速将现场中毒人员抬离危险区至上风向空气新鲜处,如皮肤或眼部被污染,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输氧,并保持中毒者的体温。如果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应立即实施人工心肺复苏术;立即送往附近医疗机构救治。

6

事故后处置


1 对事故发生地点进行妥善处理,收集泄漏物料,并用水冲洗干净,冲洗水妥善排入废水处理系统,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 查明事故原因,对事故设施设备进行维修维护,对其他可能的隐患点进行排查,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内容由老牛整理,更多内容请看GBZ/T 259-2014附件,可到QQ群133819354中下载此标准,微信关注“职业健康”。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地址:大连市甘井子区促进路高云街芳馨园26号

电话:0411-86717229 / 66323070

传真: 0411-84696096   邮箱:2383153033@qq.com

版权所有:易安(辽宁)检测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辽ICP备140026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