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3)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4)科学评估,精准管控,
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架构
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安全风险评估可采用定性、定量或半定量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般风险和较小风险四个等级。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项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管控措施、监控指标和应急预案;对于较大风险,应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加强监测和预警;对于一般风险,应采取常规管控措施,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对于较小风险,应加强巡查和检查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
	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平台,实现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查询功能。信息平台应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数据库、管控措施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等内容,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隐患排查治理原则
(1)全面排查,不留盲区;
(2)及时治理,防止事故;
(3)责任到人,挂牌督办;
(4)闭环管理,持续改进。
2.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架构
企业应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隐患排查治理办公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企业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车至间、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隐患排查与治理
企业应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隐患排查应涵盖所有生产环节、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员工行为。发现隐患后,应立即制定治理措施,明确治理责任人、治理期限和治理效果,并对治理过程进行跟踪监控。
4.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企业应实施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登记、评估、治理、验收、销号等环节的管理。对重大隐患应实行挂牌督办,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治理
5.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
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查询功能。信息平台应包含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数据库、治理措施数据库、验收数据库等内容,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
制度实施与监督
1.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施细则,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工作职责,确保制度落地生根。
2.企业应加强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施的监督,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3.企业应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修订,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内容。
4.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
总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